11月19日,注定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圓夢時刻。歷經3年的艱苦建設,由集團第一水利水電公司承建的全國在建最高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尼雅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填筑至2672.8米高程,實現封頂目標。
對于新疆,這項工程意義非凡。它是民豐縣第一個山區水庫,更是民豐縣社會經濟發展重要的保障性水源工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工程由攔河壩、右岸泄洪洞、右岸泄洪沖沙洞、灌溉發電引水洞等組成,水庫總庫容4069萬立方米,攔河壩最大壩高134米。
2019年9月6日,在當地人民的熱切期盼中,第一水利水電公司高舉戰旗拉開了工程建設序幕。項目地處昆侖山北麓,地質條件較為復雜,施工道路狹窄崎嶇,一年中的沙塵暴天氣占了近三分之一,加之有效施工期短、晝夜溫差大、施工材料和生活物資采購距離較遠,困難可想而知。
從進場到施工高峰期,第一水利水電公司上下始終擰成一股繩,配齊配強各類管理人員,加強設備、資金、物資投入,以最優良的工藝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尼雅水庫工程壩高且填筑量大,瀝青混凝土碾壓質量與施工效率是重中之重。第一水利水電公司積極推廣“四新技術”,采用GPS數字化碾壓監測系統對大壩碾壓質量進行監測和控制,實現大壩填筑過程的實時智能化監控。除了監控系統,第一水利水電公司運用高壩瀝青混凝土心墻機械施工技術,解決了人工攤鋪混凝土施工效率低、施工成本高等問題,降低了瀝青心墻混凝土質量控制難度大的風險,提高了瀝青心墻混凝土質量。
“‘四新技術’的推廣運用不僅提高了大壩碾壓質量和施工管理水平,也實現施工機械的高效利用與高效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大大節省施工成本?!表椖考夹g負責人黃凱介紹。
不僅如此,為確保瀝青心墻填筑進度,項目經理部與建設、監理等單位溝通協商后,委托新疆興農建筑材料檢測公司現場進行連續攤鋪試驗,在確保瀝青混凝土溫控要求及質量的前提下,最終確定了瀝青混凝土心墻填筑工藝及最佳控制溫度。通過現場踏勘和取樣檢測,并經各方審批同意,新增F料場,運距縮短近5公里,有效提高了大壩填筑施工進度。
今年8至11月,新疆疫情反彈,各類施工資源調配受阻。為了不耽誤施工進度,項目經理部結合實際對項目駐地進行封閉管理,做好每日消毒消殺,強化人員管理和健康監測,并及時與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緊密對接,從車輛信息報備、人員核酸檢查、跟車押運、進場消殺、卸貨消殺、跟車送出檢查站整個環節由專人全程二級防護跟陪,既保證了施工材料的正常供應,也確保了現場人員安全。
自今年沖刺大壩封頂目標以來,尼雅水庫施工現場就高奏起了沖刺的奮進交響曲。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的作業聲不絕于耳,前后銜接有序的運料車輛如同賽場上的健兒一樣奮力沖刺。
“施工高峰期現場共投入施工人員320余人、各類機械設備40余臺、自卸汽車110余輛,日填筑強度2.1萬立方米,月填筑高度最高達到18米?!表椖控撠熑藖喣平榻B。
隨著填筑的進度不斷加快,尼雅水庫大壩如破土的春筍一般,不斷長著“個子”。2021年10月26日,瀝青混凝土心墻攤鋪突破百層大關;2022年11月19日,累計完成填筑量437.08萬立方米,實現大壩封頂目標。
成績的背后是建設者無數個日夜的辛勤與付出,是舍小家為大家的堅守與奉獻。第一水利水電人再一次用行動踐行了“高原鐵軍”的使命與擔當。
大壩雖然已經封頂,但施工任務還遠遠沒有結束?!眮喣票硎荆骸跋乱徊綄⒓涌烨皦纹禄炷撩姘鍧仓秃髩纹驴蚋窳簼仓傲鈮K鋪設,做好左右岸灌漿平洞開挖及發電洞出口岔管段金屬結構安裝等后續工作,推動項目早日建成并造福當地人民?!?/p>
【記者:朱家祥 邢江林 責任編輯:李正華】